特约主编寄语
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市场机制创新

夏清,清华大学教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主要研究领域:新型电力系统、能源数字化转型、电氢融合、电力市场、能源互联网、电力规划、电力调度、电力营销。历任清华大学学位委员会电机系分委会主席、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智库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司电力行业国企混改专家、运行局和能源局电力体制改革专家、国家能源局“十三五”规划专家。现任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电力碳中和专业委员主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市场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随着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不断提升,电力系统主体数量激增,电力网络潮流双向流动、电力系统灵活资源稀缺化、运行方式多样化、多能源系统耦合复杂化、电力需求弹性化等趋势明显。建立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市场机制至关重要,以体现新型电力系统运行成本特性,以及涵盖电能量、安全、绿色价值的多元价值体系。
《全球能源互联网》编辑部紧追学术前沿和研究热点,邀请我作为特约主编,共同策划“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市场机制创新”专题,围绕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形势下市场机制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实践等方面的研究,征集并发表相关专家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专题共收录论文10篇,主要涵盖新型电力系统市场理论模型和方法、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市场机制、市场实践和典型案例研究3个方面。在新型电力系统市场理论模型和方法方面,英国巴斯大学顾承红等提出了一种使分布式能源资源通过参与本地能源交易实现最大化资源利用的非合作交易模式,以帮助本地能源交易中的产消者进行最优决策;清华大学孙宏斌等在能源系统的去中心化问题中提出了基于Paillier加密和共识机制的分解协调式算法,以在发电商间构建信任;西安交通大学王秀丽等针对风电机组备用成本分摊交叉补贴问题,提出了基于分布鲁棒机会约束优化的日前经济调度和不确定性出清模型,出清价格能有效反映不确定性对系统成本的影响和传统机组在系统不确定性平衡中的作用;北京理工大学王永真等从“物理、信息、价值”的维度,刻画了综合能源服务“三元驱动”的体系架构、理论框架及关键技术。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市场机制方面,电力规划设计总院袁伟等从规划视角开展基于关键指标的电力市场规划设计,提出基于关键规划参数的电力市场规划体系,可为各地区电力市场建设和市场运行评估提供参考借鉴;西安交通大学肖云鹏等提出了一种基于卖方灵活合同的绿电与绿证中长期联合交易机制,可促进中长期绿电合同的达成,实现绿电与绿证交易的有效衔接;华北电力大学刘敦楠等着眼于省级电网的现状及市场化边界条件,建立了新能源市场化规模测算模型,以保障新能源项目收益, 满足市场化边界,有力推动新能源逐步参与电力市场。
市场实践和典型案例研究方面,东南大学王蓓蓓等系统分析了北美容量市场增量拍卖和容量转移权机制,在逐步引入多级增量拍卖、综合考虑增量拍卖需求曲线设计、形成明确的容量市场分区投资信号、制定合理分配容量阻塞盈余的策略、全面布局统筹协调行政和市场的双股力量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清华大学马君华等考虑传统煤电厂同时面临碳排放成本上升的压力和新能源涌入电力市场的挑战,构建了燃煤-风力发电系统的日前低碳经济优化调度模型,提升了发电系统的综合效益;华北电力大学卢文冰等从多元生产设备数据融合、智能化算法、设备智能化管理3个方面阐述了新型电力系统生产设备智能化管理平台架构。
希望本专题可以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形势下市场机制的理论、方法、趋势、政策等方面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跨学科、系统性研究。最后,衷心感谢各位作者、审稿专家对本专题的支持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希望在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加速推进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双碳”目标的实现。
2023年6月30日,北京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