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主编寄语

特约主编寄语

陈启鑫,荆朝霞

陈启鑫,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IET Fellow。主要从事电力市场、低碳电力技术、能源大数据、电力系统运行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已发表学术专著2本,学术论文16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6项。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计划资助;获评世界经济论坛青年科学家,MIT TR 35等荣誉。荆朝霞,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副院长,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市场专委会委员。从事电力市场方面的研究二十余年,参与了十多个省份和地区的电力市场设计和咨询工作。创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迅猛。根据联合国全球气候行动峰会2019年的报告,过去10年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额高达2.6万亿美元,装机容量增长近3倍,达到1650 GW。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给各国电网运行带来了深刻影响,而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越来越高,其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已是势在必行。市场机制有利于实现对能量资源的精准定价,通过合理的经济激励调动市场各方的积极性,实现系统运行成本优化、个体经济效益改进与可再生能源高效消纳等多方面目标的激励相容。为此,通过市场机制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成为了近年来学术界、行业界的重要研讨主题,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成果,为电力市场化建设和清洁能源转型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

《全球能源互联网》编辑部积极捕捉电力市场建设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前沿问题和最新动向,邀请我们担任特约主编,从“电力市场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视角,共同策划了本专题,围绕通过电力市场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技术与机制研究,征集相关专家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专题共收录论文10篇,内容主要涵盖4个方面。首先是电能量市场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清华大学陈启鑫等基于欧洲跨国市场中输电及耦合机制的经验提出对中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建议,可通过资源的大范围优化配置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西安交通大学陈先龙等提出一种基于消纳责任权重的省间—省内两级市场运营模式及优化模型,可促进可再生能源的跨省跨区消纳,并降低系统运行成本;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陈振寰等提出发用电双边参与的现货市场机制,可通过用户侧的市场活力友好消纳新能源,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史新红等提出考虑新能源消纳的省级电力市场机制设计,可依据新能源与现货市场的发展情况渐进地选取新能源参与市场的模式;巴斯大学张雅君等针对高渗透率分布式发电配电网的局域电力交易,计及输电成本和可再生能源出力不确定性的量化风险成本,提出基于博弈论霍特林模型的用户交易策略优化方法,降低大用户购电成本。其次是辅助服务市场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河海大学赵晋泉等提出虚拟电厂参与的深度调峰市场机制,可通过虚拟电厂内部灵活性资源,提升系统消纳可再生能源的能力;河海大学赵晋泉等还研究了分布式光伏通过集成商参与调频的市场机制,可增加电网调频资源促进分布式光伏消纳,并提高其市场收益。第三是多能源市场和绿证机制协调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西安交通大学肖云鹏等提出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作用优化多能源系统的规划和运行,可通过多能源的协调运行、联合出清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水平;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杨立兵等提出包含可再生能源电力、传统能源电力以及绿色证书的市场交易模式及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模拟了可再生能源发电商参与电力中长期以及绿色证书市场的策略并分析了各市场的交易情况,可为市场主体的策略调整和配额参数的设定提供依据。最后是关于中国电力市场建设的讨论,南方电网北京分公司的肖谦等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电力市场改革的目标和结构、实现市场和政府目标的方法等,从机制、机理、顶层设计角度探讨了当前中国电力市场改革中面临的一些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

衷心感谢各位作者不吝赐稿,感谢为专题出版而无私付出的各位审稿专家和《全球能源互联网》编辑部各位同仁。希望本专题能够为关心和从事可再生能源发展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参考借鉴,共同携手努力,促进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

2020年9月4日

陈启鑫,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IET Fellow。主要从事电力市场、低碳电力技术、能源大数据、电力系统运行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已发表学术专著2本,学术论文16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6项。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计划资助;获评世界经济论坛青年科学家,MIT TR 35等荣誉。

荆朝霞,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副院长,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市场专委会委员。从事电力市场方面的研究二十余年,参与了十多个省份和地区的电力市场设计和咨询工作。创办《走进电力市场》公众号,发表电力市场基础理论介绍、国外电力市场分析、我国电力市场讨论等方面的文章100余篇。

  • 目录

    图1